BG视讯8月A股展望:告别水牛拥抱结构牛(附名单)

  BG大游新闻     |      2025-08-03 20:31

  2025年6月23日以来,A股市场开启新一轮强势上涨行情。上证指数自3360点附近启动,在短短一个月内连续突破3400点、3500点、3600点三大整数关口,形成阶梯式跃升态势。这一快速突破不仅有效凝聚市场信心,更通过赚钱效应吸引增量资金加速入场,两市成交额中枢从1.2万亿跃升至1.8万亿左右,形成指数上涨-资金流入-成交放量的正反馈循环,牛市氛围日益浓厚。

  数据上看,6月23日至7月31日,万得全A上涨9.43%,其中,创业板指上涨15.84%位居主要指数前列,上证指数以6.35%的涨幅垫底。行业层面,钢铁(19.36%)、通信(19.09%)、医药生物、建筑材料均涨超16%,银行(-1.63%)、交通运输(-0.54%)、公用事业、食品饮料逆势收跌。

  从逻辑链条看,2025年6月下旬以来A股牛市行情的深化,本质上是资产荒背景下政策宽松与资金加速入市共振的结果,客观上可理解为一轮资金驱动的“水牛”行情。

  近年来,我国经济通缩压力持续显现,PPI连续39个月负增长,CPI增速也长期低于1%。这种宏观环境虽对企业盈利形成阶段性压制,却为流动性宽松创造了条件——多轮降息后,10年期国债利率已降至1.6%中枢,仅为2020年水平的一半。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深度调整使其财富锚功能显著弱化,与国债利率下行形成共振,导致传统高收益资产体系全面坍塌,资产荒程度较历史周期更为严峻。

  在此背景下,市场呈现钱多好资产少的突出矛盾,大量资金亟需寻找合理回报标的。政策层面顺势通过降低保险资金、理财资金入市门槛,实施长周期考核、会计准则调整等措施打通中长期资金入市堵点,推动估值中枢震荡上移。

  以险资来看,保险资金年内举牌已达21次,超2024年全年水平,也超过2021-2023年总和,重点布局高股息的银行与公用事业标的,不仅推动银行板块屡创新高,也带动大盘指数震荡向上,提升市场风险偏好。

  与此同时,5月20日,新一轮降息落地,1年期定期存款利率降至0.95%,跌破1%的心理关口,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存款搬家提速。居民部门资金借助直接和间接渠道持续入市,如融资余额平稳升至1.9万亿附近,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创2016年以来最高水平,推动A股市场从存量博弈模式切换至增量主导阶段,市场成交额持续放大,进一步助力指数中枢稳步抬升。

  进入8月份,市场进入中报验证期,受业绩不确定性压制,资金驱动的水牛行情或暂告一段落。结构上,可重点关注业绩向好的板块。结合中报业绩预告,上半年A股科技制造、周期资源、消费医药及金融领域等板块业绩亮眼:

  科技制造板块高景气赛道持续扩容:硬件设备中,光模块(1.6T升级)、服务器等算力基建环节维持30%+增速,北美AI供应链与通信设备龙头业绩超预期;存储芯片价格上行周期启动,智能驾驶渗透率提升叠加游戏行业景气度回暖,共同构建科技增长矩阵;半导体行业在国产化替代与技术突破驱动下增长动能强劲,但计算机板块仍面临亏损压力。

  周期资源类板块呈现政策驱动与市场自发修复共振效应:有色金属(预喜率74%)在贵金属避险需求、铜铝供需紧平衡及工业金属补库周期下全面回暖;化工品价格反弹推动利润率改善,磷化工出口溢价逻辑强化;钢铁行业则与地产链共同陷入亏损集中领域,但水泥价格触底回升、风电装机加速等信号显示部分周期品出现底部反转。

  消费医药板块结构性复苏深化且分化显著:消费电子在库存去化尾声叠加AI硬件需求拉动下迎来明确拐点,家电等耐用品受政策刺激需求回暖;医药创新领域62家重点药企中77.5%实现正增长,创新药商业化放量进入利润爆发期,CXO板块业绩触底信号明确。消费细分赛道呈现港股(博彩/茶咖增速超预期)与A股(零食/功能饮料高增长)双轮驱动,但白酒仍处筑底阶段。

  金融板块成为全市场业绩亮点:非银金融板块以83%的业绩预喜率领跑,其中券商板块受益于资本市场活跃度提升与交易量持续回升,投行业务与经纪业务同步增长;保险公司则凭借保费规模稳步扩张与权益市场回暖的双重驱动,业绩增长动能显著。与此同时,银行板块依托龙头公司的强抗风险能力,在资产质量稳健的基础上保持盈利韧性,整体表现出较强的基本面支撑。

  综上,8月中报季市场将进入“业绩证伪与估值重塑”的关键窗口,指数层面需警惕业绩不及预期个股对情绪的拖累,策略上建议以“高景气验证+困境反转”为核心筛选标的。进攻端可聚焦AI算力基建(芯片/服务器)、创新药商业化放量及有色金属(贵金属/工业金属)等业绩确定性强的赛道;防御端重点关注电力(火电盈利修复)、高股息公用事业及航运港口等现金流稳定领域,通过攻守平衡应对中报期市场波动,同时规避地产链亏损加剧及消费复苏不及预期的板块风险。

  中长期视角,在居民财富搬家叠加中长期资金入市背景下,宽基指数震荡向上仍是大概率事件。结构上,产业升级仍是驱动股市结构性机会的核心主线,建议重点关注三大方向:

  泛科技。重点把握以下方向:(1)AI推理算力方面,今年进入“算力应用”深耕阶段,海外云厂商资本开支增长、大模型轻量化及智能场景落地推动推理算力需求提升,国内供应链企业前期估值承压,随着海外订单落地和情绪修复补涨空间可期;(2)军工板块因“十四五”收官订单集中兑现,军贸增量空间及地缘局势扰动形成短期催化与中期业绩共振;(3)创新药受国际化破局及医保丙类目录年内落地等催化,有望开启跨越数年的上涨周期。(4)可控核聚变从“概念”走向“现实”,BEST实验堆推进超预期,上游企业已获订单,全球政策支持为其铺就坦途;(5)固态电池处于量产前夜,龙头企业进展超预期,中长期发展前景向好。

  新消费。重点把握三个方向:(1)补贴政策与科技进步双重驱动的智能家居、新能源汽车,及AI终端、跨境电商等技术赋能领域;(2)高确定性细分赛道,关注毛利率超50%、ROE稳健的功能食品、营养品、智能穿戴等健康升级赛道,以及潮玩盲盒、国潮美妆、宠物经济、社交娱乐等情绪价值赛道;(3)技术与模式创新对传统消费的颠覆,如硬折扣超市、城市奥莱、新茶饮等新业态。

  有色金属。重点把握三个方向:(1)贵金属:在全球货币超发、地缘博弈升级及全球信用体系重构的背景下,其“硬通货”属性凸显避险与保值功能,需求韧性较强;(2)稀有金属:聚焦新能源、新材料、AI、军工航天等新兴领域的战略金属,例如AI磁材、半导体用镓锗、高温合金用钼、永磁电机用稀土等,此类品种因稀缺性与战略价值突出,需求弹性显著高于传统工业金属;(3)铜铝等工业金属:供给刚性长期化趋势加剧供需矛盾——双碳政策、供给侧改革及资源民族主义持续抑制资本开支,导致金属供给端约束难解,推动价格中枢上移。叠加2025年贸易战阶段性缓和预期,铜、铝等品种将进一步受益于新能源及电网投资带来的需求韧性。

  核心业务为互联网财富管理综合服务,涵盖证券经纪(占比44.28%)、基金代销(金融电子商务服务,24.49%)、金融数据服务(1.65%)及期货经纪(7.52%)。

  拳头产品包括“东方财富网”“天天基金网”“Choice数据”等平台,提供财经资讯、交易及数据服务,形成“资讯+数据+交易”闭环生态。

  商业模式:通过免费资讯吸引流量,转化至证券开户、基金销售等付费服务,实现流量变现。2025Q1手续费收入同比+65.57%,利息收入+37.27%。

  竞争壁垒:①用户规模壁垒:APP月活超2000万;②全牌照优势(证券/基金/期货牌照);③自主研发“妙想”金融大模型,提升投顾服务智能化水平。

  行情逻辑:①市场交投活跃(2025Q1日均股基成交额1.75万亿,同比+71%);②AI赋能提升估值,金融大模型落地增强服务竞争力;③证券板块估值修复(PB_LF4.52倍,处历史低位)。

  股息率0.25%,现金流稳健(2025Q1经营现金流-45.66亿元,主因客户保证金增加)。

  能量饮料为核心(占比77.91%),主打“东鹏特饮”;电解质饮料为第二增长曲线%。

  拳头产品“东鹏特饮”定位性价比(500ml售价5元),2025H1收入83.61亿元(同比+21.91%)。

  商业模式:深耕渠道(全国3279家经销商),通过“冰柜投放+一元乐享”活动抢占终端;多元化布局电解质水/果茶等新品。

  竞争壁垒:①渠道壁垒:全国地级市100%覆盖;②产能壁垒:12大生产基地;③品牌认知:“累了困了”广告语深入人心。

  行情逻辑:①H1营收107.37亿元(同比+36.37%)超预期;②电解质水爆发(收入+213%);③高分红催化(拟10股派25元,股息率1.53%)。

  光模块为核心(收入占比99.36%),主打800G/1.6T高速产品(应用于AI数据中心);800G模块2025H1出货占比超60%。

  拳头产品包括800G单波200G光模块、1.6TOSFP-XD系列,技术达全球领先水平。

  商业模式:绑定英伟达/Meta等海外巨头,通过泰国工厂(规避25%关税)供应高端光模块;垂直整合降低芯片成本。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

  竞争壁垒:①技术壁垒:硅光方案良率95%;②客户壁垒:北美云厂商订单占比超50%;③产能弹性:泰国工厂二期扩产中。

  行情逻辑:①AI算力投资爆发(英伟达GB200需求激增);②2025H1净利润37-42亿元(同比+328%-385%)大超预期;③1.6T产品量产在即(毛利率50%+)。

  主营镍产品(23.41%)、三元前驱体(14.12%)、钴产品(5.55%),核心产品为高冰镍(印尼华飞项目产能12万吨)。

  商业模式:一体化布局“镍钴开采→冶炼→前驱体→正极材料”,印尼镍资源自给率超70%;绑定LG/特斯拉等下游客户。

  竞争壁垒:①资源壁垒:印尼镍矿权益储量行业前三;②成本优势:印尼项目现金成本较行业低20%。

  行情逻辑:①钴价反弹(2025Q2环比+24%);②镍价企稳(印尼出口配额收紧);③固态电池推动锂需求(碳酸锂单耗+70%)。

  风电塔筒/管桩为核心(收入占比92.89%),主打海上风电单桩(欧洲市占率25%);新能源发电(5.71%)为补充。

  商业模式:聚焦欧洲海风高端市场(单价较国内高30%),采用DAP模式(交付到港口)降低物流成本。

  竞争壁垒:①技术壁垒:大兆瓦单桩制造能力稀缺;②运输壁垒:自建特种运输船队;③认证壁垒:获DNV-GL等国际认证。

  行情逻辑:①欧洲海风装机加速(2025年规划20GW+);②2025H1净利润5.1-5.7亿元(同比+193%-228%);③曹妃甸基地投产(2026年产能释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