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视讯增压器之城是如何“涅槃重生”的?

  行业质询     |      2025-08-03 20:30

  辽宁丹东凤城市的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这里曾生产出我国首台涡轮增压器并制定国内首个增压器行业标准。但在发展过程中,这里的增压器产业一度陷入困境。如今,凤城增压器出口率达70%,年产值超20亿元,再现辉煌。

  7月16日,记者走进凤城市时代龙增压器制造有限公司,在持续升级改造的转子轴车间里,机械臂精准转动,自动化生产线高效运转。

  “目前公司循环订单十分充足。”该公司负责人曲大勇表示,作为凤城首个“走出去”的增压器企业,时代龙20年前就在广州设立涡轮增压器贸易公司,并在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迪拜建立首个海外仓。目前,迪拜市场30%的涡轮增压器由其供应。

  辽宁丹东凤城市的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这里曾生产出我国首台涡轮增压器并制定国内首个增压器行业标准。但在发展过程中,这里的增压器产业一度陷入困境。如今,凤城增压器出口率达70%,年产值超20亿元,“增压器之城”再现辉煌。变化是如何发生的?

  “凤城拥有得天独厚的涡轮增压器产业链。”辽宁省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秘书长肖福良说。

  凤城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产业在20世纪60年代起步,一度辉煌。1984年,经国家相关部门批准,凤城县机械厂更名为凤城汽车增压器厂,是当时全国唯一一家汽车增压器专业生产厂家。彼时,凤城制造的增压器被业内视为高质量的代名词。

  然而,2002年,凤城企业转制期间,曲大勇与众多工人共同经历了下岗的阵痛。“我是看着凤城涡轮增压器产业成长起来的,感情深厚。”在曲大勇看来,老工业基地的底蕴仍在,这条路还能继续走下去。于是,他召集几名老工人,租赁厂房重启生产。

  肖福良回忆,凤城深厚的工业积淀为这些企业提供了肥沃土壤:从精密铸造到热处理加工,各类配套企业齐全,形成完整产业链。但作坊式生产普遍存在创新短板,由于缺乏核心技术,产业陷入同质化竞争,企业间恶意压价导致市场秩序混乱。2003年到2008年间,当地整个行业的销售额一直徘徊在5亿元左右,“凤城增压器”更是沦为低端产品的代名词。

  当时凤城制造的涡轮增压器虽能供应国内市场,却始终打不开国际市场大门。究其根源,正是低端产品严重损害了产业声誉。

  2011年5月,经辽宁省科技厅批准,凤城市建立了辽宁省汽车发动机增压器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其首要任务便是破解“出海”难题:一方面建立严格的准入机制,要求加入联盟的企业签署承诺书,全面关停仿制产品生产线;另一方面由政府出面,精心挑选30余家企业的优质产品组团亮相广交会,打响了凤城增压器的“正名之战”。

  为构建长效创新机制,改变增压器产业“小而不精”的状况,凤城市政府邀请中国工程院、清华大学、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内燃机行业专家,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在企业建立院士专家工作站,常驻凤城开展技术攻关。为留住高端人才,市政府还创新用人机制。

  “这些举措不仅补齐了产业创新短板,更为凤城赢得了转型升级的宝贵‘窗口期’。”肖福良表示。

  这场改革铸就了凤城如今的涡轮增压器产业集群地位。“目前我们90%的产品出口海外,订单已排至今年10月份。”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这份成绩单的背后,是凤城完备工业体系的支撑——生产一台涡轮增压器需要35至50个零部件,该企业主攻其中最核心的五六种,其战略定位不是“大而全”,而是专注“高精尖”。

  为突破技术瓶颈,凤城太平洋神龙增压器有限公司成立劳模创新工作室,构建起“产学研用”深度融合创新体系:与北京理工大学等10余所高校和科研机构建立长效合作机制,通过引进欧美尖端生产设备,持续攻关核心技术。

  如今,该企业已开发出2000余种增压器产品,覆盖柴油、汽油、燃气、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煤气等全系列动力配套,排放全面满足“欧Ⅵ”标准。去年,企业又投资7500万元用于设备升级,持续强化核心竞争优势。

  凤城市亿达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主要生产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的定套轴封、止推轴承,并在细分领域做到了行业领先。该公司生产部技术主任屈文件曾经为了零件上一个极小的问题,连续加班一个月。当时,他在带领团队成员攻关止推轴承“油楔面”加工技术过程中遭遇工艺复杂、成本高昂的瓶颈。为此,他们全程跟踪生产流程,通过建立问题台账、加班分析数据、在机床上反复调试,最终设计出止推轴承“油楔面”专用工装。其投入使用后,生产效率实现跨越式提升。

  时代龙已在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完善的营销网络。在该企业的带动下,当地有意创业的年轻人敏锐捕捉市场机遇,纷纷创立贸易公司。他们对外对接海外客户,对内联动本地制造企业,成为凤城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超级连接器”。这些新生力量不仅承接国际贸易订单,还通过跨境电商平台、国际展会等渠道,推动凤城增压器产业全面融入全球供应链体系。

  从核心零部件加工到整机组装,从基础材料供应到高端装备研发,凤城构建起“一小时产业配套圈”。这种链式思维使创新企业高效整合本地资源,形成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的良性循环。

  肖福良表示,当下,全球汽车工业面临能源革命与环保革命双重考验,凤城增压器通过效能提升与减排技术创新,为全球汽车产业绿色转型提供了重要支撑。

  数据印证发展成果:目前,凤城市拥有增压器及汽车零部件企业192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4家,年产值超20亿元,产品远销80多个国家和地区,增压器产量占全国25%,出口率达70%。

  作为辽宁省增压器外贸出口转型升级基地和中国内燃机工业增压器产业基地,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凤城正重现“增压器之城”的辉煌。

  接下来,凤城增压器产业将根据产业特点和国内外市场需求,做好产业顶层设计,持续推进传统产业智能化改造和数字化转型,培育壮大一批龙头企业,助力更多企业转型升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