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视讯中置引擎GR Yaris告诉你玩车丰田依然是专业的

  行业质询     |      2025-08-07 20:57

  丰田在今年一月的东京改装展上带来了一台让人意想不到的概念车 —— GR Yaris M。几乎没有人能想到在这种时代背景下会看到丰田造了一台中置发动机的掀背车。

  它的发动机被搬到了座椅后方,车尾有着像赛车一样的进气口和冷却通道,这在丰田近二十年来的量产体系里几乎是第一次。而这台车的出现不仅仅是为了炫技,更是为了一个明确的目的:它是未来丰田中置引擎性能车开发路线上的先行测试平台。

  和之前我们见到的各种展示用改装不同,这台GR Yaris M本来计划直接投放到日本的Super Taikyu耐力赛系列中,用真实赛道的极限环境去找到车辆结构和动力上的问题。

  官方原话是,要“不断开到坏,再修,再坏,再修”,用最极端的方式去验证中置平台的边界。按照计划,它本应在大分县日田市的Autopolis赛道完成首次登场,成为今年Super Taikyu耐力赛第五站的最大看点。

  丰田自己承认了原因 —— 中置发动机的车,在制动、转向和动态特性上暴露出了一系列此前未曾遇到的问题,这些困难是前置布局不需要面对的。

  在短短几个月的内部测试里,这台车的问题一一显现。赛道上要让一台中置车稳定且可控,从结构到调校要重新梳理每一块重量分布、冷却路径和制动系统的逻辑,而丰田的基础数据显然还需要大量的修正。

  这让他们不得不推迟原定的耐力赛登场时间,继续在测试场里把车辆拆开、修复,再拆开、再修复,循环往复。

  很多人可能以为这意味着这台车会夭折,但丰田给出的答复是“问题明确之后,改进工作在进行中,项目并不会停下来”。换句话说,这不是取消,只是推迟。丰田仍然计划让这台概念车在日本各地的比赛中完成足够的验证,然后再推出一台合法上路的量产车。

  表面看只是把发动机搬到后面,但对丰田这种惯于前置架构的厂商来说,整台车的平衡从头到尾都要重建,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而耐力赛这种环境,本身就是最好的试验场。

  丰田用这种方法,是想让未来真正投放市场的量产车少一些未知风险,所有迹象都指向这条线的复活为落点。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

  它依然以GR Yaris三门掀背为基础,但外壳下几乎和原始车型没有共通点。动力总成搬到了车尾,传动系统、冷却、制动布局全部重做。这台车的底盘在结构上是为中置配置重新打造的,车身后半段大面积开口用于冷却,前半段保留了紧凑的发动机舱,现在里面全是悬架和转向机构。

  中置车高速制动时的重心变化与前置车完全不同,新车的后轴更稳定,前轴更容易锁死,需要极其精确的制动力分配。转向也因为重心后移变得更敏感,一点点重量分布的偏差都会让整台车在极限状态下产生完全不同的反馈。

  丰田的工程师坦言,这种特性让GR Yaris M的调校难度超乎想象。过去,他们调校的GR系列都是前置,哪怕是四驱,重心位置都很容易预测。

  丰田之所以坚持,是因为他们看中了这种布局在驾驶上的独特性。中置车的极限非常高,它的重心接近车体中部,惯性矩小,方向盘的指令几乎没有延迟,过弯速度可以快得让人上瘾。

  GR Yaris M的测试进度被拖慢,就是因为工程师不想用不成熟的调校直接丢到赛道上去冒险。每一次问题的解决,都是下一步量产的积累。丰田并不急于把它推向公众,他们要的不是短期关注,而是要在真正上市时就是一台成熟的车。

  从概念动力到未来量产,丰田在这个项目上用了一台全新开发的发动机作为核心。

  这台发动机代号G20E,是一台2.0升四缸直喷涡轮增压发动机,由丰田和IHI联合开发,其基础设计用在最新一代GR Yaris上,未来它将成为丰田高性能系列的通用核心。

  丰田官方没有公布确切功率,但可以确认的是标准版本输出在400至450马力之间,这对于2.0升排量来说已经非常极限了。丰田工程师同时承认,G20E还有大幅度的升级潜力。

  在换用更大的涡轮增压器后,这台发动机可以达到600马力的输出,这也是丰田在测试中尝试的目标值。

  而G20E之所以引人注目,是因为它并不会被限定在一台车上。这台发动机从一开始就被设计为既能横置,也能纵置,这意味着它既可以用于前置前驱、前置后驱,也可以用于中置平台。

  工程团队在过去一年里已经用这台发动机测试过不同的布局,其中一台原型机被装在了一台轻量化处理过的Lexus IS底盘里,纵置驱动,在赛道上跑出了相当凶狠的声浪。

  虽然它只有四个汽缸,但整台发动机的高转特性和增压器响应带来的声音非常有机械味。丰田的开发团队显然在用这个方案替换掉了过去G16E三缸发动机的任务。

  G16E是一台小巧、轻快的机器,三缸的个性非常适合小车,可是到了中置跑车和更大平台时,2.0升四缸的潜力显然更大,热管理、爆发力和可扩展性都更有余地。

  从布局上看,这台G20E不仅仅是给未来MR2准备的,它同时也是Celica复活以及下一代Supra(去掉宝马合作之后的自研平台)的核心动力来源。丰田多次在公开场合暗示,他们打算让这台发动机支撑未来三台车,分别是轻量中置的MR2,更均衡的前置Celica,以及下一代Supra。BG大游(集团)唯一官方网站

  丰田工程师也透露,这台发动机在底层设计时就考虑了大马力赛车化的开发空间。这一点从GR Yaris M的测试计划就能看出来,这种用赛车极端条件打磨的动力系统,未来量产车一旦用上,几乎可以直接继承相同的机械素质。

  G20E还有另一个重要意义,那就是标志着丰田正式为高性能部门重建了发动机体系。

  自从和宝马合作后,现款Supra失去了很多纯粹的丰田个性。丰田显然并不打算再延续这种合作。下一代Supra必须回到纯自研,Celica的名字也会在新平台上回归,MR2更不用说。

  整个GR部门从发动机、变速箱、驱动平台到赛车测试路线,正在用最传统的方法重新积累经验。GR Yaris M的推迟并不是失败,它更像是丰田用赛道验证的传统方式。

  未来如果这些测试顺利落地,量产中置丰田会是一全不同于以往的车。它不会是小排量的轻巧玩具,而是真正有后轴重量、动态控制复杂度极高的中置平台。

  它的方向盘会变得更紧绷,弯中的响应会更敏感。和前置平台相比,它会更加要求驾驶者理解车辆的动态边界,容错率更低,但当一切协调起来之后,它能给你那种过去丰田从来没提供过的驾驶体验。

  丰田的GR系列过去总是站在保守的一边,即便是GR Yaris这样的产品,也没有走极端。

  这条路显然不会容易。2025年的市场充满了SUV和电动车,传统跑车的空间已经被压缩得很小了。可是丰田非常清楚,他们需要一些不是靠销量活着的车,去撑起品牌在性能市场文化中的地位。

  如果这些车全都消失,那丰田和其他量产大厂就没有区别了。GR Yaris M是一个信号,丰田要把赛车技术和高性能重新带回量产序列。用Autopolis的耐力赛,反复的机械测试、工程师一遍遍修正,这是一种花费极大代价的验证方法。

  根据相关信息,丰田要先让GR Yaris M在日本各地的比赛里跑够足够的里程,把所有可能的故障都提前暴露。耐力赛的残酷之处就在于,一场比赛等于平时数年的累计磨损。

  最乐观的估计是,2026年可以看到最终量产车的雏形,2027年前后交付,但那时已经不再是现在展台上的GR Yaris M,而是一台从零开始按照中置结构开发的新车。它的性格可能很像过去的MR2,但骨子里是一全现代化的机器。

  这台车最终的价值并不在于它能卖多少,而在于它重新告诉市场,丰田依然懂得什么是纯粹的驾驶乐趣,它会要求驾驶者有更多投入,会让人重新找回车辆和驾驶者的同步。

  等到它真正出现在街头,车尾的发动机发出高频的增压声,过弯时整台车紧紧地吸在地面,那种感受会让你明白,为什么丰田要去承担所有这些困难,对丰田来说,这不是一桩交易,而是一种答案。

  声明:本文由入驻搜狐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除搜狐官方账号外,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搜狐立场。